近日华泰国际,台媒披露,称据军方可靠消息来源,德国已同意向台湾提供柴电潜艇主机和光电潜望镜,甚至可能追加相控阵雷达。
德国这次对台军售的转向,看似突然,实则早有伏笔。
几年前德国曾拒绝过类似交易,如今态度逆转,直接诱因竟是台积电在德累斯顿的百亿欧元芯片厂,这个投资额超100亿欧元的半导体项目,预计2027年投产,将为德国创造数千个高科技岗位。德方显然把经贸合作当成了政治交易的资本,企图用潜艇技术换取经济利益。
而更深层的推手,则是美国,近期,美国在台海问题上的态度越发猖狂,德国政府一面想保住中国市场,一面又屈服于国内亲美势力的压力,这种首鼠两端的态度,最终演变成对台军售的试探。
更危险的在于欧洲可能的连锁反应,法国军工集团一直对台雷达市场虎视眈眈,若德国开了先例,北约东扩亚太的进程势必加速。美国军工复合体正需要欧洲盟友当“探路先锋”,而德国此举无异于为虎作伥。
如果德国要对台军售的消息属实,中国自然不会容忍这种挑衅,而中国的反制工具箱里的第一张牌就是稀土,全球90%的稀土加工掌握在中国手中,德国风电、军工依赖的钕铁硼永磁体完全受制于中方供应链。
中国大陆不仅是全球最大稀土供应国,还是德国汽车、机械产品的第一大出口市场。中国商务部建立的\"不可靠实体清单\"机制,完全可以将参与军售的德国企业列入制裁范围。
此外,还有技术反制,华为若收紧对德5G专利授权,或将瘫痪其通信基建;而巴斯夫在华370亿欧元投资也可能面临审查风险。
最重要的是华泰国际,德国别忘了,解放军最新曝光的“电磁宁静区”技术,两架无人机协同干扰的战术,能在台海瞬间瘫痪敌方通讯。
这种电子战能力若部署台海,配合长航时无人机的新型电子战吊舱,足以让任何外来武装干涉变成\"睁眼瞎\"。德国售台的潜艇装备,在解放军体系化反潜网络面前恐怕难有作为。
这些反制手段都在提醒德国及其那些试图用台海问题做文章的西方国家:玩火者必自焚。
在德国蠢蠢欲动的时候,民进党也有所行动,据环球网报道称,民进党当局针对公务员与大陆往来的限制措施持续加码。
日前,台陆委会宣布,拟修订公务员赴港澳管理规定,要求无论公务行程还是私人旅行,都必须提前向所属机关报备并完成差勤系统登记。
这项被岛内舆论称为\"港澳旅行报备制\"的新规,源于今年3月赖清德提出的所谓\"赖十七条\",理由是防范大陆\"渗透\"。
新规将管控范围扩大到私人旅游、探亲等所有情形,连周末短途出行都要层层报批,有公务员抱怨\"简直像回到戒严时代\"。
为阻拦两岸统一,民进党还真的什么都做的出来,但台当局的姿态再强硬,也无法转变岛内民间对于两岸统一的渴望。
而在民进党正在策划“限陆令”的时候,前段时间探访大陆的台湾网红\"馆长\"陈之汉在台湾一档节目中透露他已申请赴北京观看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
前段时间,陈之汉探访大陆引发台湾网友热议,还恰逢民进党首波罢免案失败的政治空窗期。赖清德团队近期民调支持度下滑至34%,创下就任以来新低,而民间自发\"反台独\"声浪却持续升温。
解放军即将举行的9.3大阅兵成为新的焦点。这次展示的高超音速导弹、战机等装备,既是纪念抗战的伟大胜利,更是向\"台独\"势力发出的明确警告,可以说此次亮剑意义非凡,即将进入倒计时。
而对于此次大阅兵,台湾网友也非常期待,越来越多台湾民众勇敢说出\"中国人\"的身份认同,这是民进党买多少武器都改变不了的事实。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日的一档台湾节目中,台海军退役舰长黄征辉也说了大实话,他表示,大陆近年来的军事演习和装备展示并非炫耀武力,而是通过实力威慑来避免战争爆发。
由此可见,解放军几年来的“绕台”行动已经起到了关键作用,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台湾内部的思想,而对于民进党当局草木皆兵,动不动就购买武器壮胆的管制措施,岛内则是嗤之以鼻。
无论“台独”的背后是美国,还是德国,对于中国而言,都无法阻挡两岸统一,王毅外长前段时间曾提醒德方“中国当年支持德国统一,望将心比心”,这不是一句空话,从贸易到科技,从稀土到投资,中国有足够能力让德国知道插手台海问题的后果。
而一再重蹈覆辙的“台独”,也将为自己的愚蠢买单。
嘉旺网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